大型古装剧《大明风华》于2019年12月17日在湖南卫视首播,开播后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度。该剧由张挺执导,汤唯、朱亚文、邓家佳、乔振宇、吴越、梁冠华领衔主演,讲述了明朝初年,国家开创盛世,孙若微(汤唯饰)历经五帝六朝的故事。该剧可圈可点的,尤其在情节和人物设定上,有着不同于其他古装剧的迥异之处,那么该剧个别剧情与真实的明朝历史有明显的出入吗?肯定有,但明显的历史错误有以下几处,接下来慢慢听我解说。
一、汉王朱高煦并没有参加明成祖朱棣的最后一次亲征
在电视剧《大明风华》里,汉王朱高煦跟随父亲朱棣亲征蒙古部落,这也是朱棣生命中的最后一次亲征蒙古,由于明成祖朱棣指挥失误,被蒙古瓦剌部首领马哈木及孙子也先乘机反攻,导致明军大败,差点全军覆没。但历史上不是这样的!因为朱高煦压根就没有参加明成祖朱棣的最后一次亲征。
永乐十五年 (1417年)三月,因为朱高煦仗着自己皇子的身份经常做违法的事情,所以明成祖朱棣将朱高煦的封地改为乐安州(今山东惠民),并要求他立刻启程就藩,朱高煦到达封地后,心怀怨念,更加着急地策划谋反,再未回京城。永乐二十二年(1424年),蒙古鞑靼部落首领阿鲁台带兵侵扰明朝边境,明成祖朱棣命太子朱高炽监国,再次御驾亲征(第五次亲征,也是最后一次),朱棣任命安远侯柳升、遂安伯陈英为中军;武安侯郑亨、保定侯盂瑛为左哨,阳武侯薛禄、新宁伯谭忠为右哨;英国公张辅、成国公朱勇为左掖,成山侯王通、兴安伯徐亨为右掖;宁阳侯陈懋、忠勇王金忠(又名也先土干)为前锋,亲自带兵北征蒙古鞑靼部。由于阿鲁台自知不是明军对手,在明军到来之前已早早逃走,于是朱棣班师回朝,在班师回朝途中因病驾崩,太子朱高炽继位,是为明仁宗。
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后,知道朱高煦时刻想着伺机反叛,便将朱高煦召到北京,增加他的俸禄,赏赐数以万计的宝物,还将他的长子封为世子,其余儿子均封为郡王,但仍命他返回乐安封地就藩。所以说,历史上汉王朱高煦并没有参加明成祖朱棣的最后一次亲征蒙古。
二、三千营是明朝京军三营之一,但并不是主力,五军营才是主力。
在电视剧《大明风华》里,汉王朱高煦统领的明军三千营作为明军主力之一,跟随父亲朱棣亲征蒙古部落,但历史上三千营是明代京军三营之一,但并不能作为明军主力。明代京军有三大营,分别为五军营、三千营和神机营。
五军营,由马军、步军组成,前身为捍卫京师的军队,共有四十八个卫,后来明成祖朱棣又增加了二十四个卫,共为七十二卫,人数相当庞大。明成祖永乐八年(公元1410年)开始将捍卫京师的军队分为中军,左右掖,左右哨,称为五军,五军营因此得名。五军营除在京城的卫所外,每年还又分调中都、山东、河南、大宁各地兵马16万轮番到京师操练,所以五军营不仅可以捍卫京师,还可以成为征讨北方蒙古各部落的主力,是明成祖朱棣亲征的主力军。
三千营之所以叫三千营,是因为组建此营时,是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的,当然后来随着部队的发展,实际人数当不止三千人。三千营与五军营不同,它下属全部都是骑兵,这支骑兵部队人数虽然不多,但战斗力却十分强悍,在战争中主要扮演突击的角色,是主力五军营的辅助角色。
神机营是明朝军队中专门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队,但跟三千营一样,人数并不向五军营那么多,不能作为明成祖时期的主力军,在战争中主要扮演辅助五军营进攻的角色。
三、朱棣先后五次亲征蒙古部落,无一败绩
在电视剧《大明风华》里,明成祖朱棣第五次亲征因为自己指挥失误,被蒙古瓦剌部首领马哈木及孙子也先乘机反攻,导致明军大败,差点全军覆没。但历史上不是这样的!
永乐二十二年(1424年),蒙古鞑靼部落首领阿鲁台带兵侵扰明朝边境,明成祖朱棣命太子朱高炽监国,再次御驾亲征(第五次亲征,也是最后一次),由于阿鲁台自知不是明军对手,在明军到来之前已早早逃走,于是朱棣班师回朝,在班师回朝途中因病驾崩。朱棣先后五次亲征蒙古部落,无一败绩,虽然五次亲征耗费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,并且每次亲征的效果也不一样。但是,这五次出征在当时也有效地打击了蒙古贵族势力的侵扰破坏,保障了边境的安宁,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,进一步巩固中央政权的统治地位。
四、瓦剌部首领马哈木在朱棣第三次亲征蒙古部落前早已去世
在电视剧《大明风华》里,明成祖朱棣第五次亲征因为自己指挥失误,被蒙古瓦剌部首领马哈木及孙子也先乘机反攻,导致明军大败,差点全军覆没。但历史上不是这样的!
永乐十二年(1414年)二月,明成祖率军亲征蒙古瓦剌部(朱棣第二次亲征),明军大败马哈木(蒙古瓦剌部首领)率领的蒙古瓦剌部军队,马哈木率领残军败将向北逃窜,明朝大军班师回朝。永乐十三年(1415年)马哈木派使者向大明朝谢罪,并进贡称臣。永乐十四年(1416年)三月,马哈木被蒙古鞑靼部首领阿鲁台率军击败,过了不长时间,马哈木就去世了。鞑靼部在打败瓦剌后,经过数年的恢复,势力日渐强盛起来,并时常骚扰和劫掠明朝边境。永乐十九年(1421年)十月,为了打击蒙古鞑靼部的侵扰活动,朱棣开始了第三次亲征。所以说,瓦剌部首领马哈木在朱棣第三次亲征蒙古鞑靼部前早已去世
五、赵王朱高燧并未起兵参与汉王朱高煦的叛乱
在电视剧《大明风华》里,赵王朱高燧和汉王朱高煦效仿父亲朱棣,打着清君侧的旗号,率领军队起兵反叛明宣宗朱瞻基,两军对峙期间,赵王朱高燧去找楚王,让楚王交出军队的调令帮助他们反叛朝廷,还威胁楚王如果不交,自己和朱高煦首先会攻打楚王,由于楚王早已经被明宣宗朱瞻基派来的徐滨说服,最后将朱高燧囚禁在楚王府中。
最后朱瞻基通过劝降的方式,使得汉王朱高煦的士兵们纷纷投诚,这场战争最终的结果是朱瞻基不战而胜。但历史上不是这样的!宣德元年(1426年)八月,朱高煦联合山东都指挥靳荣在乐安起兵造反,,朱高煦还企图勾结英国公张辅作为内应,但被张辅告发。于是明宣宗朱瞻基御驾亲征,征讨大军到达乐安后,朱高煦便出城投降了。所以说,汉王朱高煦起兵反叛期间,赵王朱高燧有没有暗中支持朱高煦,这个不好说,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:赵王朱高燧并未起兵直接参与汉王朱高煦的叛乱。
六、朱祁钰不是明宣宗胡皇后的儿子
在电视剧《大明风华》里,明仁宗朱高炽给胡善祥未出生的儿子起名为朱祁钰,但历史上不是这样的!朱祁钰的母亲姓吴,本来是明宣宗朱瞻基还是皇太孙时的侍女,后来被朱瞻基宠幸,于明宣宗宣德三年(1428年),生下朱祁钰,被朱瞻基封为贤妃,同年朱瞻基因为胡皇后无子而废黜胡皇后,不久册立孙贵妃(电视剧里孙若微原型)为皇后,是为孙皇后。所以说历史上胡皇后没有儿子,而朱祁钰是朱瞻基妃子吴氏的儿子。
七、历史上真实的朱瞻基皇后孙氏(大明风华孙若微历史原型)
明宣宗朱瞻基皇后孙氏,山东邹平人。永乐八年,明成祖朱棣认为皇太孙朱瞻基已成年,应该提前为其挑选妃子,孙氏少年时因容貌俊美而被朱瞻基的外婆看中,遂推荐她入宫。进宫后,明成祖朱棣命朱瞻基的母亲张氏(太子朱高炽的正妃)负责教她宫中礼仪,因为这个缘故,孙氏与朱瞻基朝夕相处,感情很深。后来朱瞻基大婚,因为负责观察天象的大臣建议的缘故,最后册立胡氏为正妃,而孙氏只能为妾。
宣德元年(1426年)五月,朱瞻基登基为帝,是为明宣宗,册封胡氏为皇后,是为胡皇后,册封孙氏为贵妃,是为孙贵妃。按照当时的宫廷礼制,皇后被册封后赐金册宝(印),贵妃以下有册无宝。因为朱瞻基与孙贵妃感情很深的缘故,朱瞻基特地破格向太后请示,破格也赐给孙贵妃金宝。
宣德二年(1427年)十一月,孙贵妃生下了朱瞻基的长子朱祁镇,朱瞻基越发宠爱孙贵妃。宣德三年(1428年),朱瞻基因为胡皇后无子而废黜胡皇后,不久册立孙贵妃为皇后,是为孙皇后。
宣德十年(1435年),朱瞻基逝世,朱祁镇登基为皇帝,是为明英宗。孙皇后被尊为皇太后,是为孙太后。
正统十四年(1449年),明英宗朱祁镇受亲信太监王振的怂恿,御驾亲征进犯明朝边境的瓦剌军队,由于王振的盲目指挥,导致明军在土木堡全军覆没,朱祁镇也被瓦剌俘虏。明朝陷入空前危机。孙太后果断采纳了兵部侍郎于谦等主战派的意见,让庶子朱祁钰即位,是为景泰帝,摇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,同时下令边关将领,不得与瓦剌私自接触,就算瓦剌用上朱祁镇的名义,也不用搭理。紧接着瓦剌挥师攻打北京,朱祁钰任用于谦等人,组织北京保卫战,最终击退瓦剌,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。瓦剌首领见俘虏朱祁镇捞不到什么好处,便释放了朱祁镇,朱祁镇抵达北京后,朱祁钰随即把皇兄朱祁镇软禁在南宫,一禁就是八年。
孙太后在立朱祁钰为帝前,先立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为太子,以此告诫朝臣:大明江山依然是明英宗朱祁镇的,朱祁钰只不过是代理执政而已。后来朱祁钰想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,但由于朱见深是孙太后立的太子,而不敢轻言废立。景泰三年(1452年),由于各种条件已经成熟,朱祁钰废黜侄子朱见深,立自己的儿子朱见济为太子,孙太后任凭朱祁钰废立太子而不干涉,只是悉心保护朱见深,维护明朝政治相对稳定的大局。不想到第二年,朱见济就夭折,朱祁钰也因此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。明王朝信奉正统,认为皇位应该属于朱祁镇一系,景泰八年(1457年),石亨等将领在得到孙太好的默许后,发动政变拥戴被囚禁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。明英宗复位后,废景泰帝朱祁钰为郕王,为孙太后上徽号为"圣烈慈寿皇太后",明代为后宫上徽号自此开始。
经历了瓦剌俘虏及八年的软禁生活后,明英宗朱祁镇开始任用李贤、王翱等贤臣,先后平定了石曹之乱,开始显现英主的风采。后来在孙太后的督促下,朱祁镇下诏废除了嫔妃殉葬制度。
天顺六年(1462年)九月初四日 ,孙太后去世,明英宗朱祁镇将她与明宣宗朱瞻基合葬于景陵。
(正文已结束)
免责声明及提醒: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,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!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,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!